水泥成套設備又稱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介紹: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是以生料預均化技術和回轉窯煅燒技術為基礎,以懸浮預熱和窯外分解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水泥生產方法。
【生產能力】:200噸/天-8000噸/天
原料破碎、原料預均化、生料配料、生料節能粉磨、生料均化、懸浮預熱器和分解爐、新型冷卻機、水泥配料及粉磨。
使水泥生產具有高效、優質、節能、充分利用資源,符合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。
破碎及預均化
(1)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,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,如石灰石、黏土、鐵礦石及煤等。石灰石是生產水泥用量 大的原料,開采后的粒度較大,硬度較高,因此石灰石的破碎 在水泥廠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。
(2)原料預均化 預均化技術就是在原料的存、取過程中,運用科學的堆取料技術,實現原料的初步均化,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。
生料均化
新型干法水泥生產過程中,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,生料均化系統起著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 后一道把關作用。
預熱分解
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,代替回轉窯部分功能,達到縮短回窯長度,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,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, 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,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,傳熱速度快,熱交換效率高,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、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。
(1)物料分散
換熱80%在入口管道內進行的。喂入預熱器管道中的生料,在與高速上升氣流的沖擊下,物料折轉向上隨氣流運動,同時被分散。
(2)氣固分離
當氣流攜帶料粉進入旋風筒后,被迫在旋風筒筒體與內筒(排氣管)之間的環狀空間內做旋轉流動,并且一邊旋轉一邊向下運動,由筒體到錐體,一直可以延伸到錐 體的端部,然后轉而向上旋轉上升,由排氣管排出。
(3)預分解
預分解技術的出現是水泥煅燒工藝的一次技術飛躍。它是在預熱器和回轉窯之間增設分解爐和利用窯尾上升煙道,設燃料噴入裝置,使燃料燃燒的放熱過程與生料的 碳酸鹽分解的吸熱過程,在分解爐內以懸浮態或流化態下迅速進行,使入窯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%以上。將原來在回轉窯內進行的碳酸鹽分解任務,移到分解爐 內進行;燃料大部分從分解爐內加入,少部分由窯頭加入,減輕了窯內煅燒帶的熱負荷,延長了襯料壽命,有利于生產大型化;由于燃料與生料混合均勻,燃料燃燒 熱及時傳遞給物料,使燃燒、換熱及碳酸鹽分解過程得到優化。因而具有優質、高效、低耗等一系列優良性能及特點。
水泥熟料的燒成
生料在旋風預熱器中完成預熱和預分解后,下一道工序是進入回轉窯中進行熟料的燒成。
在回轉窯中碳酸鹽進一步的迅速分解并發生一系列的固相反應,生成水泥熟料中的等礦物。隨著物料溫度升高近 時,等礦物會變成液相,溶解于液相中的 和 進行反應生成大量 (熟料)。熟料燒成后,溫度開始降低。 后由水泥熟料冷卻機將回轉窯卸出的高溫熟料冷卻到下游輸送、貯存庫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溫度,同時回收高溫熟料的顯 熱,提高系統的熱效率和熟料質量。
水泥粉磨
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 后工序,也是耗電 多的工序。其主要功能在于將水泥熟料(及膠凝劑、性能調節材料等)粉磨至適宜的粒度(以細度、比表面積等表 示),形成一定的顆粒級配,增大其水化面積,加速水化速度,滿足水泥漿體凝結、硬化要求。
水泥包裝
水泥出廠有袋裝和散裝兩種發運方式。
設計能力(t/d) | 150 | 200 | 250 | 300 | 350 | 400 | |
產品 | 活性石灰 輕燒白云石 | 活性石灰 輕燒白云石 | 活性石灰 輕燒白云石 | 活性石灰 輕燒白云石 | 活性石灰 | 活性石灰 | |
回轉窯 | 規格(m) | Φ2.5×40 | Φ2.8×42 | Φ3×46 | Φ3.2×50 | Φ3.5×54 | Φ3.6×56 |
有效容積(m3) | 142 | 190 | 235 | 292 | 390 | 430 | |
燃燒溫度 | 1350/1250 | 1350/1250 | 1350/1250 | 1350/1250 | 1350 | 1350 | |
設計能力(t/d) | 500 | 600 | 750 | 800 | 1000 | ||
產品 | 活性石灰 | 活性石灰 | 活性石灰 | 活性石灰 | 活性石灰 | ||
回轉窯 | 規格(m) | Φ3.8×58 | Φ4×60/ Φ4.2×50 | Φ4.3×58 | Φ4.3×64 | Φ4.8×68 | |
有效容積(m3) | 505 | 575/548 | 670 | 738 | 1005 | ||
燃燒溫度 | 1350 | 1350 | 1350 | 1350 | 1350 |